首页 我的鹊巢 在线会员 征婚信息 私密约会 相约鹊桥 梦想成真
[湖北十堰]郧西县七夕节
活动时间:
2023-08-22 全天 
活动地点:
湖北十堰郧西县 
邀请对象:
单身男女 
邀请人数:
不限 
活动费用:
免费 
联系方式:
13925237363 
活动状态:已结束
国家级非遗项目郧西七夕:浪漫民俗传承千年焕发新活力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随着七夕节的临近,郧西县家家户户都忙了起来,凭借一双双巧手,将一块块小小的面团变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造型各样的花馍。国家级非遗项目七夕习俗源自郧西县,如今正焕发出新的活力。多种七夕习俗形成非遗文化

在民间传说中,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寄托了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请织女需要准备很多道具,八方桌、熟菜、香等,还需要找两名不足12岁的女孩一同完成仪式,主要为祈福之意。”

2011年,郧西七夕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独特的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在这里逐渐演绎成独具特色的七夕民俗文化。自唐宋以来,每年农历七月七日,请织女、比巧工、做巧食、穿巧针、染指甲、放河灯、听情话、贺牛岁等祈福乞巧七夕民俗仪式在这里代代相传。郧西七夕习俗流传久远、种类最多

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大东》中,但当时牛郎和织女只是指天上的星星。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在汉代古诗《迢迢牵牛星》中得到展现,汉代前后,牛郎织女坚贞的爱情故事也慢慢被后人传颂,直至今天。

从汉代往后400年的唐宋时期,当时的郧西地域才慢慢开始流传起七夕故事。据民俗专家介绍,大约在唐代,郧西就产生了由天河、金钗石(也称转精奇石)、石公公、石婆婆等自然景观而演绎的牛郎织女七夕神话传说故事,因此在郧西民间形成了世代传承的七夕习俗。清同治《郧西县志》记载:“七夕闺阁以瓜果祀牛女,谓乞巧。”乾隆五十七年的《吴川楼先生杂字》中也有对至今仍在郧西民间广为流传的七夕习俗基本内容的记载。

最早的日本诗歌总集《万叶集》中有130余首诗歌涉及七夕。《万叶集》正是诞生在唐宋时期。日本学者曾经实地到郧西考察认为,这些诗歌中所称的“天河”“天汉”等原型与郧西天河有密切关系。

史实资料显示,牛郎织女的形象在西周时期便已出现,爱情故事则主要出于汉代,而牛郎织女所衍生出的七夕故事则在唐宋时期的郧西地界广为流传。相较于全国各地,郧西的七夕习俗最为广泛,种类也最多。

七夕,是十堰非遗传承中最闪烁的一颗明珠。每逢七夕前夕,郧西产喜鹊水杯、文化折扇等与七夕关联产品便成了抢手货。郧西县七夕文化创意生活馆曾创下了单日交易商品超过3000件的纪录。

旗锣伞扇、八抬大轿、十里红妆……临近七夕,在郧西县观音镇双石沟民俗村,有着红妆之韵、红妆之美的中式婚礼“十里红妆”民俗表演每天都会准时上演。游客趁着暑期晴好天气,纷纷围拢迎亲演出队伍,近距离感受特有的七夕婚俗文化。据统计,每年七夕节前后,都有数十万游客涌入郧西,在这里真真切切感受一次七夕文化。

以七夕习俗为首的郧西非遗资源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技艺、戏曲、民俗等十大类1000余项。“天上七夕人间郧西”早已成为无数人向往的爱情故里。
©2009-2024 www.77xq.com 喜鹊网 ICP证书:京ICP备06054596号-1
粤港澳大湾区婚介服务中心: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2号丹枫白露苑B栋1705